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中国科大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03-07 来源:

日前,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科大师生通过观看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第一时间跟进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努力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校党委书记舒歌群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坚持“有效超前”和“有效匹配”原则,不断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加快新兴、急需、紧缺专业超常布局,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鼓励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相结合,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打造重大创新平台,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催生更多前沿性、变革性、颠覆性成果。要发挥创新人才培养主力军的作用,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校长常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表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时代,中国科大要牢记“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担当,围绕国家战略导向,积极构建卓越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加快抢占量子信息技术等科技制高点,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要不断强化学科交叉融合,面向尖端、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一流学科体系,持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要打造“国之重器”,稳步推进先进光源、墨子巡天望远镜、超级陶粲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战略高技术领域创新平台体系。要深入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他在感到非常振奋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新的一年里,他将努力让我国的量子科技事业能够继续保持在世界前列,同时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认真履职,围绕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这一国家战略,积极参政议政。

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杨金龙表示,过去的一年中,我国基础研究实现历史性跨越,但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新态势,我国基础研究发展仍面临挑战,这要求我们通过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优化创新生态等举措,破除“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建立包容试错的创新文化,使原创突破从“偶然涌现”转向“持续井喷”,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黄文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未来,他将继续主动带领学院领导班子和全院教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学科拔尖人才,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开拓性的创新思维扎实推进科研创新工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乃安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一和建设安全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的依托单位,将始终面向国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不断产出火灾安全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人才,为提升我国公共安全能力和水平、实施平安中国战略做出贡献。

少年班学院班主任尹锐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加强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作为一名辅导员,他深感重担在身、使命在肩。未来,他将以更前瞻的视野推进思政教育,在就业服务、思想引领、实践育人中架起学生与时代的桥梁,精准对接政策红利、强化职业规划指导,鼓励学生主动融入商业航天、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前沿新兴产业领域,引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创新意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新时代“六有”大学生。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2024年度最美“六有”大学生获得者高歌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就业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内容,让她深切感受到国家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与制度关怀。未来,她将继续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大学子的嘱托,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以“躬身入局”的姿态,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让青春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征程中绽放光芒。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2024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伦志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青年就业、教育公平、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关注,让他深切感受到国家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也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将更加坚定信念,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创新思维和严谨态度探索科学前沿,关注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力争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附一院泌尿外科教学执行主任沈洲表示,作为一名医生和临床教育工作者,他深刻感受到国家在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布局和坚定决心。之后的教学过程中,他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为培养高素质的医生科学家目标而不懈努力。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以AI赋能医学教育,积极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拓展临床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探索科大新医学的创新课程体系。

软件学院学生董放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让他看到了国家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坚定决心。他通过“代表通道”和“部长通道”了解到了基层代表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生动实践,加深了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的认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他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微电子学院党务秘书丁云扬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与微电子领域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等核心技术攻关高度契合。新时代思政教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仅要培养专业过硬的科技人才,更要厚植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未来,她将立足岗位,积极学习党的政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学习体会转化为培养集成电路强国建设者的“芯”实践,在产教融合前沿写好铸魂育人的时代答卷。

管理学院2023级MF合肥第二党支部书记耿津津表示,在两会之际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感受良多。作为一名金融专业学生,他尤其关注经济金融领域内容,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也为金融市场稳定筑牢根基。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他将以报告为指引,深化专业知识学习,紧跟金融市场发展动态,继续积极参与学术科研,为投身国家经济金融事业做好准备、贡献力量。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谢玘君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内容与她所学习研究的环境微生物的专业方向密切相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她将立足专业本职、潜心科研攻关,更加坚定地把自身工作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研究院学生段宇丞表示,作为量子领域的研究者,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他感到十分欣喜。近期“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成功研制,显示了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强大实力。未来,他将继续专注于量子计算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努力推动量子计算的产业化落地,力争为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党建办公室副主任肖允良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作为新型研发机构,要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国家政策指引,调整优化组织机构职能,突出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技术突破和产业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产业发展作贡献。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2021级博士研究生赵军一表示,从嫦娥六号首次完成月背采样,到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再到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和科研人员,他深感振奋,并为我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作为量子科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他将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潜心科研攻关,以学成文武艺报效党和人民。

本科生院体育教学中心教师胡洋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他深切感受到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高瞻远瞩与务实担当,深刻认识到体育课堂不仅是技能传授的场所,更应成为培育学生坚韧意志、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阵地。未来,他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创新课程设计,将运动健康监测等科技手段融入体育教学,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健康中国”从校园起步。

机关党委办公室主任彭慧表示,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面对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她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全面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机关党建促进机关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学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雅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紧密结合学院实际,立足人文与科技融合的特色,保持“稳”的态势和“进”的步伐,持续探索“人文素养+科技能力”的培养模式,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兼具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图书馆副馆长樊亚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为图书馆的发展指明方向。面对人工智能、开放科学等新趋势,图书馆将优化资源整合,提升图书借阅和信息咨询服务质量,助力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能力,通过各类创新活动传播优秀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附属中学学生成长指导中心教师李文贺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及心理健康,强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未来,她将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坚定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信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精准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干预,推动全员教师共同“润心育心”,助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出版社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党总支书记蒋家杰表示,全国两会的召开,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进一步指明了前行方向,令人精神振奋。接下来,出版社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密切关注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的最新成果,积极策划出版优秀学术专著,助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加大科普图书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图书的出版力度,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更多>>
人文景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