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立德树人
当前位置: 首页    立德树人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八期讲座 吴阳松教授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30 来源:

3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第八期讲座在310会议室举行。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阳松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实践逻辑》。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褚建勋教授主持,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吴阳松以“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切入主题,提出“社会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并从人类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阐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三个基本特征。他通过分析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如何步入更高级社会的经典表述,提出“经典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两个概念,“经典社会主义”即资本主义后的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性意义,“现实社会主义”即资本主义前的社会主义,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吴阳松强调,苏联和中国是现实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回答了现实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理论自觉的产物,而是对现实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曲折进行反思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精神探索前行的理论结晶,从理论上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继承、超越和发展。

吴阳松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尖锐化的直接产物,其建设路径不能简单地用经典社会主义的模式来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现实反思的产物,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开创了一条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道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互动交流环节,吴阳松对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帮助大家深化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观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把握,同时也拓宽了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动态
更多>>
人文景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