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研究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思政研究会    研究进展    正文

邱玲玲 许阳:“微时代”对青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与青年的自我建构

发布时间:2016-05-31 来源:理论学习网

摘要: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污染和信息碎片化的负面性,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带来冲击。青年要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既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具体实践,外化为自觉行动。
关键词:微时代;信息污染;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青年需要奋勇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首先就应坚定信仰、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时代”里,各种信息的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正反两面,反面作用尤其值得我们警惕。

一、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时代”应运而生,人们的身边常常被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各种冠以“微”的新事物围绕着。尽管我们不知不觉的进入了“微时代”,但对“微时代”尚未有个明确的定义,最初,“微时代”被公认为是以微博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随着“微时代”的不断发展、其他各种“微”事物的加入,“微时代”也在不断的丰富自身。不管其如何变化,它与其他时代的本质区别在于信息传播的变革。基于此,笔者比较倾向于浙江大学林群通过分析“微时代”的网络传播构成要件归纳出的定义,他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
相比过往,“微时代”的信息传播不仅在信息总量和种类上获得爆炸式增长,同时在传播方式、传播效率等方面业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
具体剖析“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可以看到,它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是迷你的、流动性更强、速度更快。
“微时代”的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它的内容简要细微,可能只是一句话、一张图甚至是一个符号等等,所以往往这些信息短小而精悍,对人们也更有吸引力,能在一瞬间带给人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同时一条信息量的压缩,使得信息流动更快,人们可以一瞬间发布很多条信息,也可以迅速的浏览、接收若干条信息。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需内容更新速度变快,否则过时的信息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传播者来说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短时间内能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人们能够通过小型的信息移动接收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总之,我们看到,“微时代”的信息传播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体验,人们都在为进入这样一个新时代而狂欢时,也不可避免发现其负面性。
一方面信息污染加重,“社会信息流中的信息由于蛰伏着与生俱来的不完全性、可伪性、时滞性等可污因子以及受人类在信息生产、加工处理、传递与应用等各环节中诸如物欲驱动等多因素的合力作用,它正带来与其正效用近乎平行的负面影响———信息污染。”换言之,信息污染即信息的对人与社会的负面效应。
笔者认为信息污染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有用信息的污染,很多人常常忽略有用信息的负面影响,其实信息内容的低层次重复、信息管理失调导致的有用信息杂乱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信息污染。有用信息的污染简言之就是信息超载或信息过剩,使这些具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有些时候难以被人们区分哪些是自己真正所需的、哪些信息是真正可用的。有用信息泛滥挤压人们的选择空间,增加了人们信息处理的负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弊端。
二是无用信息的污染,也就是信息没有价值,包括过时的信息、无意义信息等等,甚至包括有害信息的污染。有害信息是信息污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信息污染源。主要表现为虚假信息、淫秽色情信息、暴力信息、洗脑性信息、反主流价值观信息等等。
另一方面,“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的负面性除了以往的信息过剩、信息垃圾以外,如今表现最突出的一点便是信息的碎片化。
 “‘碎片化’一词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形象性的说法。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顾名思义,信息碎片化就是指信息遭受分割,在新媒体的传播上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着。
信息的碎片化有一定的益处,像前文中提到的,人们可以在零碎、间断性的时间中创造、接受信息等等,使得信息的发布、传播更迅速、更高效。而其负面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简短,信息内容间不一定有什么内在联系,彼此的相关性减弱,从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信息过剩;二是人们获得的信息是片段的、零散的,很难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三是信息的碎片化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丢失了它本来的面目,即信息失真,一些只言片语割裂了信息的完整性,信息容易被曲解,导致传播后的信息与原本大相庭径,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不一致。
“微时代”下,信息的传播从不同角度、程度上给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重要课题值得我们关注。
二、“微时代”信息传播对青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微时代”里移动接收终端使用常态化,对青年们社会生活的渗透逐步加深,信息的传播对青年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改变了青年们的交流方式,更是对青年的价值观塑造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的技术为青年价值观的树立构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机遇,对青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说来,首先“微时代”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使青年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渠道更加广阔。其次,“微时代”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这种活泼的形式是青年喜闻乐见的,对青年来说更具吸引力。再者,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青年接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大大增强。最后,“微时代”信息传播互动性强等特征也使青年互动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求得到满足,青年们可以相互交流、畅所欲言,这种互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更加贴近生活,深入内心。
但更加需要强调的是,“微时代”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所发挥的负面作用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第一,信息污染冲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
1、有用信息过剩,多元价值观合流,冲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
对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导致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对同一人或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释后就隐含不同的价值观。虽然我们并不能否认多元价值观的存在的重大意义,但过剩信息包围着青年,多元的价值观之间的交织和碰撞,增加了青年价值选择的难度。很多青年容易存在思想混乱、价值冲突和认知偏差的问题,进而威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和支配地位。失去“一元主导”统领,意识形态必然陷入一片混乱,进而导致社会动荡;尤其青年价值观尚未成熟定型,在遇到多元和多维文化的影响、传统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时,就会出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和饯行的障碍。进一步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立带来了深刻社会变革,青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在面对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难以独立和理性思考,不能分清主流和支流,甚至出现立场易变、信仰动摇、价值模糊,并表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接受的困惑。
2、无用信息污染,加剧了青年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难度和复杂性
在信息泛滥复杂态势下,无用信息甚至有害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严重污染了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不仅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不利,甚至带来了网络和社会治安问题。青年善于模仿,易受外界影响,而由于知识有限,经验匮乏,更是缺乏判断鉴别能力,在违法信息、违反公共道德的信息、具有潜在危害信息的影响下,青年正确的价值取向追求必然会受到阻碍。进而导致青年道德意识沦落,沉溺享乐、功力主义等等,甚至容易使青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就学校中杀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件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这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类似的事件频频见诸报端,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此外,“微时代”里,无用信息如虚假信息的层出不穷也会造成恶劣影响,使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知偏差。如著名的“秦火火”案,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的员工秦志晖(网名“秦火火”)等人因编造散布“7•23”动车事故赔偿意大利籍乘客2亿元、雷锋生活奢侈、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等谣言被刑事拘留,从而揭开了多起网络造谣事件的真相。轻信虚假消息、谣言等的另一大危害还在于青年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意识的再次传播也会让青年在无意间成为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对其他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也有着不良的影响。
 第二,信息碎片化客观上削弱了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信息碎片化趋势,激起了“微内容”信息的爆发,随之而来创造出了大量低整合度、弱组织力的信息,这类信息不仅失去其原有的权威性价值,也导致青年产生阅读的碎片化定势,这种浅阅读降低了青年思考和理解的能力。比如说微博,很少有青年会对接触到的微博进行长达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思索,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急不可耐地继续阅读接下来的一条微博。信息碎片化的弊病,显然会削弱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有其自身渊源历史和精深内涵,对其工具主义倾向的传播、碎片化发布和阅读,势必会弱化其内涵和压抑其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它不仅是内容碎片化,从而也导致价值碎片化,不利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内化。其二,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青年碎片化阅读的定势客观上分散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注意力,使青年难以真正全面深刻地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青年越是依赖信息碎片化带来的便捷高效,越难拥有对事物和现象的深刻的、本质的认识,反而让人陷入了思维弱化的悖论和怪圈。青年一旦出现信仰迷茫、意志衰微等问题,就不能在原则和是非问题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大大削弱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效果。其三,信息碎片化导致的信息失真,即原本真实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与原来产生偏差,一是信息接受不全面,容易导致片面的解读,二是容易加入过多主观理解导致信息越传越与原信息大相径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到后来可能变的不符合,甚至可能变成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以微博为例,每条信息最多140个字,在如此有限的字数内将事情讲清楚、讲完整是很困难的,这就难免导致一些新闻信息的缺失;另外,受众对其转发时的再加工,使信息具有了主观性,也增加人们的理解难度。
比如,“医生自拍”这一事件被媒体曝光以后,得到了广大网民的一致谴责。网上的一组照片中,某家医院的近十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以躺着病人的手术台为背景,挽起手或摆其他姿势。这组图片系网友“@当维美不再唯美”通过微博发出的,文字说明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想说难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手术同时你们在做什么?”事实真相是手术持续7个小时医护人员都没吃没喝,终于为患者保住了左腿,心情都很高兴。当给患者打完石膏即将出手术室时,大家就一同拍照留念。一个原因是手术成功,大家都很高兴;另一个原因是,对使用十年的老手术室的最后告别,第二天就要进入新手术室工作。这组图片博主是从同学的微信朋友圈里获得,究竟最初情况如何,恐怕该博主也未必了如指掌。加上信息交代不清,主观意念强烈,很快媒体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便添油加醋、发挥想象,使这一事件中的当事人,成为了老百姓对医院不满的宣泄口,被种种指责。
面对碎片化的信息,一般人没有审核的能力,却有评论和转发的权限。所以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青年如果不对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很容易陷入对信息的盲从中,造成对信息的偏信,以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产生迷茫甚至会颠覆已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微时代”语境下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方向
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带来了巨大冲击,需要从国家、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来应对。但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选择和整合。所以,青年需要增强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性,自我调适和修复。青年除了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追求以外,还应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传播社会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青年的实际行动、自觉行动。
对于广大青年该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总书记的要求是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面对“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性,笔者认为青年应该从以下几点具体而为:
首先,青年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们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处于支配和核心地位,作为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引领着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在奏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乐章中,国家为我们定好了“主音”,青年要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更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动权。有效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系统深入的认知作为其思想基础,青年要先做学习者,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只有24个字,但微言大义,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抽象性。只有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思想,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加牢固地坚定社会主义的价值信念。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深刻理解其提出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微时代”信息的发达,对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也有弊,而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地利用其带给我们的新技术、新渠道,采用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学习方式,力求学习生动活泼,使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的被说教、被灌输。党报党刊、电视台等一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虽然说教色彩过浓、及时性也不足,但其信息发布严格、内容严肃,与当下微博、微信等平台信息的生动活泼、及时等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能很好的使我们达到了学习上的互补。
另外青年还要端正学习态度,要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面对信息泛滥导致的青年人价值观混乱,青年一定要坚定立场、不被迷惑,坚守自己的选择。我们要给自己立下学习目标,才不至于使学习只是口头说说,青年心中要有个标杆,让自己为此向立定的目标努力前进。根据自己的兴趣、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持之以恒的使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青年的一生中。
其次,青年需提升媒介素养。
作为伴随着数字化设备、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媒体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广大青年。
我们不仅接受着来自媒体的海量信息,甚至对社会的认识,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在潜移默化中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媒介影响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青年迫切的需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 ]提升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相关的媒介知识、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对媒介的认知、对信息的判断、道德素质的提高构成了青年媒介素养提升的主要方面。
在“微时代”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青年教育的必修课,正确的了解媒介的产生、发展,认识媒介的优势、特点,才能更好的运用它。媒介也不仅仅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工具,它同时还兼具了文化、社会等属性,只有对媒介有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才能理智面对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辩证的看到信息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两面作用。
习总书记告诫青年要明辨,而提升青年媒介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青年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提升信息辨别选取的能力,自觉追求、主动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信息辨别力是主体对信息的评鉴判断、选择取舍的能力。它需要青年保持对信息及其价值有着高的敏感度,能够主动辨识出信息是否有益、价值大小;有了正确的判断,还要青年能够在理性的认识下,客观地选择和取舍信息。这是一种理性认识能力,也是青年独立性的体现,是“微时代”信息传播语境下社会发展对青年人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现实中,面对“微时代”带来的信息污染,青年看似被动,但在选择信息时,仍然有巨大的逆转空间。举例来说,微博自主选择关注对象功能,就是一个突破口。个性化的信息选择,让我们可以自主选择信息的来源。这样我们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必要信息的干扰,而当我们多关注些主流媒体、正面人物时,接触到的信息也趋于正面。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道德素质包含着一个人的情操、气量、胸怀和风度,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面貌。”[ ]青年在信息传播中如何发挥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道德素质,青年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媒介素养里一大重要方面。“微时代”青年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但不管在信息传播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有个正确的立场,明确自身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比如,使用微博、微信等应用时,不制造谣言、不侵害他人隐私、不在网络上攻击他人、不乱起哄等等,青年要约束好自己,坚守一定的道德准则。
再者,青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微时代”新传媒领域的主要群体,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凝聚社会正能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在网络建设、网络治理、网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国家的未来在青年,网络的未来也在青年。目前,中国的新媒体领域有很多不和谐的东西,面对这些挑战,需要依靠青年的力量。青年人要承担起时代重任,努力网络秩序的坚定维护者,网络文明的坚定践行者,为国家安全和互联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也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可见,为社会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是一个迫切且重大的任务,而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责无旁贷。
青年要自省慎独,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通过自身影响他人,带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效应。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青年和青年容易产生较高心理认同感,他们能够对彼此在价值认同、价值选择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此外,青年群体又联系着千家万户,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对整个社会形成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且,青年使用新媒体新技术最频繁、最熟练,因此,青年应当利用这些优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通过宣传、通过自身实践传达、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青年的个人力量毕竟是渺小的,要想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效应,为社会集聚更多正能量,青年还得依靠一定的组织来引领。中国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向来积极推进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最近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行动。
2014年11月,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共同发表了“清朗网络•青年力量”倡议书。其中强调了青年的社会责任,倡议青年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而在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空间中,共青团也发起了一系列相关的主题活动,包括 “青年好声音--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系列网络文化行动等等。通过这些,号召广大青年网友在网络上主动弘扬正能量、自觉抵制负能量,积极加入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我们青年应该积极响应共青团的号召,踊跃发出青年好声音、形成强劲青春正能量。
最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要重视社会实践,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有了认知作思想基础后,广大青年应在自己的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嘴上说说的口号,它应是我们脚下真真切切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作为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只有融汇在青年的现实生活中,才能将其扎根到青年的心灵深处,成为一种习惯,固化为青年的人生行动指南。
面对“微时代”信息的负面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青年除了努力构建清朗网络外,也不可忽视现实社会的实践活动,应做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
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包括党团活动、志愿服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不仅是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青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锻炼自己的有效载体。在实践中受教育、为社会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对此,共青团精心设计,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通知》中强调,要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诚信示范月等活动、深化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广泛开展“光盘行动”、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水节能等实践活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具体的,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主流的方向,尤其“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负面性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解迫切需要青年重视这个问题,并从自身做起、进而影响他人,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这一群体中生根发芽。

 

(本文获2015年度全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新闻动态
更多>>
人文景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