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7周年校庆暨九月“校风传承月”之际,档案文博院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系列活动,以多元形式展现学校深厚文化底蕴,弘扬优良传统,凝聚师生校友情感,赓续科大精神。

9月10日教师节,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档案文博院联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共同策划的“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教育家精神主题展”于东区老图书馆一楼顺利开展。展览通过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回溯了我校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在办学方针、校风校训、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奋斗历程,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高位引领,更让教育家精神得以弘扬、传承与践行。
9月20日,随着校庆日的到来,“国宝归来——圆明园兽首暨海外回流文物图片展”于校博物馆第三展厅正式开展。档案文博院特别引进该展览,旨在拉近师生与历史的距离,以文化传承焕发民族自信,以文明共享育化时代精神。希望借该展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校庆日当晚,由档案文博院联合本科生院、校团委共同组织编排的原创话剧《种子——赵忠尧纪事》在东区大礼堂再次展演,现场近1800名观众观看演出。该剧自去年成功首演后备受关注,本次展演还原了我校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赵忠尧先生在求学和科研道路上的重要时刻,生动展现其务实求真、勇于攀登的科学家精神,以及赤心报国的高尚情操。演出结束后,中国科协和主办各方代表围绕话剧创作与科学家精神传承展开深度对话,为该剧未来常态化展演及科学家精神传承注入新动力。从历史档案到青春演绎,该话剧正逐步成长为具有科大特色的文化品牌。

除线下展览与演出活动,档案文博院还于校庆日在院网站正式推出“校史上的今天”专题栏目。该栏目以日历为线索,系统梳理并呈现学校自建校以来在相应日期发生的重要事件、杰出人物事迹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内容涵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校园建设、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便于全校师生、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公众更便捷地感知学校发展历程,共同见证科大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

档案文博院所开展的2025年“校风传承月”系列活动,不仅是对67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办学历史与精神积淀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的生动实践。未来,档案文博院所将以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坚定的担当,锚定学校育人目标,深耕校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活化利用,在创新推动学校精神文化薪火相传的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
(档案文博院)